各位朋友、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
一、2010年中考回顾
为什么要回顾去年的中考情况呢?一是基于今年有很多的老师去年是教的初二,对去年的中考试题及考试情况不熟悉;二是通过分析去年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重庆的中考命题情况,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1.参考人数:65616人 最高分:80 联招线有效分:68 平均分:61.6 及格率:82.4(统计的总人数为65028,不计缺考和零分人数)
2.中考物理10分数段人数分布:
分数段 |
1-10 |
11-20 |
21-30 |
31-40 |
41-50 |
51-60 |
61-70 |
71-80 |
百分比% |
1.38 |
2.28 |
4.57 |
5.56 |
7.07 |
13.26 |
25.42 |
40.46 |
从10分段人数分布可以看出:参加联招考试的学生中有40%左右的学生都在70分以上,仍然有近39%的学生在51-70分。从我区参加非联招考试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来看,平均分一般在40分左右(32分即为学业合格),说明试题完全满足毕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要求且有很好的区分度。
从考试基本情况来看,试题符合重庆市的中考要求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中考命题要求,全卷难度与09、08年一致,试题在难度值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区分度,完全能满足重庆市两考合一的要求。
(二)物理试题的特点
试题充分体现三个要求:一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
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的考查内容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约70%的试题是基础题,约20%的试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约有10%的试题是能力测试题。其中重点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占90%以上。填空、选择题不再出现繁难和高解题技巧的运算,实验题直接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计算题都是一个问题用一个公式直接带入计算即可。总的来看,试题类型稳中有变,稳中有新。
2.试题情景注意从生活实际或问题入手,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如2010年中考题的填空中有“日全食现象”、“教室内黑板上写的字”、“快速电热水器”、“电吹风”等,选择题中有“重庆的雾”、“中考备用文具”、“玉树地震”、“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实验题有“测黄金饰品的密度”,计算题中有“汽车座椅的电加热器”、“六十周年国庆阅兵”、“混合动力汽车”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掘试题素材进行命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体现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3.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凸显地方特色。注意把本地的重大时政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适当“包装”是试卷的一大亮点。如填空题以通过“长江大桥”进行速度计算的命题,选择题中以“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为背景进行物态变化的命题,计算题以“混合动力汽车”为素材进行电热综合的命题。试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切入点,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与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
4.探究实验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反映在中考命题中有基本仪器的使用(2010年考查了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有对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分析、归纳的考查。如测量黄金饰品的密度,测定小灯泡电阻等实验都强调了过程方法的考查,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特别注重了实验评估的考查,第18题第2小题第3问:简要说明不能验证实验中每一组数据正确性的理由。还有让学生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如对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加入“适量的水”提出合理的解释。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关爱生命。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如对物理学史的考查、以安全用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背景的题型等。
二、2011年中考物理复习三步曲
距离2011年中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生们都在全力以赴复习迎考。如何在最后的两个多月内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全面有效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针对近两年来物理中考命题的特点提出几点复习建议:
(一)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是教法,更主要的是学法)的考察为主。许多同学在复习时埋头苦做习题,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看课本。通读加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是第一步的重点,要毫不吝啬地删除某些资料的偏、难、怪题。这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解决知识的覆盖面,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在广度上力争不留疑问。中考是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在科学、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去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经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题;相关的物理学史。
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中考命题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价值观,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而2011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几乎不变。
其中,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部分。
注重科学探究,就是要注重实验过程。所以在复习中要掌握探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要素、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其操作过程。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第六条: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过程与方法”第二条: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第六条: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评估实验过程和结果”和“简单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专题复习、整合提升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针对重庆市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能达到能力的跃迁。大家习惯采用的专题复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板块式<, , , , /SPAN>”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按力、热、光、电四大板块进行复习,这样做的好处是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稍微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热点问题式”专题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这样做的问题是可能存在知识上的遗漏和搜集问题的偶然性。
3.“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设计、制作)、计算专题、开放专题、探究专题、科学探究方法专题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加大对考试压轴题的研究。结合重庆的中考特点和试卷结构,建议大家注重两个专题:一是计算专题、另一个是实验探究专题。这两部分内容在中考试题中占分43分,足见其重要性。
(1)复习计算专题时学生会接触大量的练习题,许多同学和家长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才会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其实在有限的时间内搞“题海战术”并不是明智之举。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做题的目的是在于多见题型,少出错误。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反思自己的错题,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加薄弱环节的习题量。要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物理计算的一般突破方法:
计算题是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因为其不仅要求有正确的答案,还要求解题过程规范、语言描述准确。所以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认真理解题意。为了便于打开思路,对试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经常需要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根据题意将“题干”中的一些信息迁移到图形上,从而“题形结合”形成一个直观的整体。
②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在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浸没”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V排=V物”和“电压为220V” 等,我们在审题时只有抓住这些“题眼”,才可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③明确所求逆向思维。有些计算题的题干很长,甚至还有一些“干扰条件”包含在其中,这时候,如果从条件入手短时间不容易打开思路,而抓住所求量,联想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往往会势如破竹,使问题迎刃而解。
④关注细节问题。如单位要统一;相同符号所代表的几个物理量要用不同下标予以区别;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注意“同一性”,即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要对应“同一物体”和“同一时刻”等。
⑤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例:2010年重庆中考第21题,此题为一道力学、电学和热学的综合题,以2010年3月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情景素材。将当前的低碳环保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把物理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能量为主线,低碳环保为背景材料提炼出一道比较新颖的压轴题,旨在体现物理知识运用的价值。第(1)问求驱动电机的电功率;第(2)问求动力电池的最长充电的时间;第(3)问表面上是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实际上是求三种能量(机械能、电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加大了数学运算的要求。三个小问形成了由易到难的梯度,区分度较大。阅卷反馈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考生①审题不清,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没有算1/2,属于没有注意细节问题;②三种能量转换关系不清,属于没有理解题意;③未弄清阻力和牵引力之间的关系,属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匀速行驶”这一条件;④能量单位J和功率单位W混淆,属于没有对结果进行检查造成单位错误。
(2)复习实验专题时,在认真梳理初中物理所有实验的基础上,抓住几个重要的实验进行突破,如伏安法测电阻和功率、密度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力和运动的关系、影响压强(包含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等。在实验专题中要认真分析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探究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归纳评估。还要注重渗透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比较常见的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电流、分子、磁场、磁性强弱)、实验推理法(牛顿第一定律、真空不传声、两种电荷)、建立理想模型法(光线、磁感线、杠杆、匀速运动)、类比法、等效法、图像描点法……等,以及每种方法在实验中的具体体现方式、运用的器材和条件以及注意事项。实验专题的复习中要求学生:①要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②要对原理,尤其是课本中内容的灵活掌握;③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对实验步骤作必要的记录,进行归纳并撰写简单的报告。另外几种测量工具的读数是最基本的要求,属送分题,但总有部分学生要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原因是考生观察不认真,分度值表示多少不清楚。在复习中应加以强调。
实验探究题的一般突破方法:
中考实验题是制约许多同学物理难以取得高分的“瓶颈”,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同学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所以对许多实验现象和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另外在解答实验题时由于没有掌握一般的方法和技巧,导致思路混乱,甚至无从下手。实验的题型从不同角度分类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类型及其解答的一般方法。
①基础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基本测量工具的正确选用、使用、读数;重要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中器材或装置的名称及用途:
例:2010年重庆市中考题第16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和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②典型测定型实验。其中密度、并联电路电流、串联电路电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灯泡电功率的测定,伏安法测电阻,向来都是中考的重点实验。对于这类实验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联想所学过的公式规律,如密度公式、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等,对于这类实验重点应放在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步骤,记录表格的设计,关键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以及是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如:2010年重庆市中考试题第17题,是一道考查基本实验能力的测试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基本的实验原理,合理利用题中已给定的器材完成实验。题目设置的难度不大,对饰品质量的称量、体积的测量以及密度的计算考生大都完成很好,对量筒中“适量的水”的含义也能理解,但对“适量的水”不能准确的表述,主要失分就在对“适量的水”的含义表述,反映了考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阅卷中反应的主要问题,一是质量读成
③科学探究型实验。一个完整的探究型实验,首先是对某物理现象提出猜想,然后依据一定的思想方法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最后还要对实验中得到数据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一般中考题中只考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对“提出问题”要素的考查;二是考查“猜想与假设”要素 ;三是考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素;四是考查“分析论证”要素;五是考查“评估”要素 ;六是对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如:2010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第18题,试题选取的情景素材来源于教材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考查了实验最本质的问题——从给出的实验器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能力。试题灵活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作为实验压轴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提高区分度所在,但仔细分析该题,可以窥见许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包含于题中,如:I—U图像的画出、实物图的连接、电流表量程的选取、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路故障的分析以及对实验器材局限的分析等等,所以平时的教学应以落实基础知识、强调基本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多动手去实际操作,而不要“纸上谈兵”,沉溺于题海。此题除对实验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外,它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引导考生大胆质疑究难,不唯书唯师,不人云亦云,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想。
(三)百米冲刺,迈向成功
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是冲刺阶段。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复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这里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实验探究题的步骤设计语言要简明扼要、清楚明白无歧义,结论要正确;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养成在读题时画出草图的习惯,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对于较复杂的电学计算题一定要画出等效电路图来分析;
3.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4. 关注学生的考前心理准备,面对考试,考生不仅是要重视知识的准备,心理的准备同样也非常重要。首先应调整考试动机。不要为了应付而考试,要把考试作为对自己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其次,适度放松。虽说考前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智能发挥,但如果过度紧张,会出现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等状况,就需要进行调节。比如:在完成计划时,挑自己认为重点的去做,简化或放弃一些内容;多想想自己的优点、长处,增强自信心;适度放松等等。第三“加强合作意识”。备战中考进入倒计时,考生心中充满紧张和焦虑是很普遍的现象。此时考生通过“合作”来激发学习热情、挖掘学习潜能是个值得一试的办法: 一是与同学合作。与成绩相似的同学形成互助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收获了学习上的乐趣,而且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圈,消除了大考前的紧张和压抑,增强自信。二是与老师合作。有的同学难以与老师达成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要么被动地服从老师的指令,只顾低头做题,不知自己到底是怎样的水平;要么抛开老师的要求,另起炉灶。这些都会构成学习能量的内耗。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使冲刺阶段的复习效果事半功倍。经常和老师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向老师呈现出自己在复习或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最快最准确地解决问题,又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复习内容和复习节奏。三是与父母合作。有些父母此时的紧张不亚于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有太多的担忧,又因为亲子之间缺乏沟通,说的话经常是无的放矢,难免增添孩子的烦乱心绪。将自己的感受和复习的状态告诉父母,使他们能向考生提供最准确的帮助和支持。四是自我合作。无论以前有没有认真学习,现在绝不是后悔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平和的心态,安然地面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寻求外界帮助的同时,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
三、2011年中考趋势分析
结合近年重庆市的中考物理试题分布来看2011年的命题趋势,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中考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部分试题是属于送分的题,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如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力的概念,三种最常见的力、物态变化、能量转化、热量的计算,电路的基本连接和设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功和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等。
从题型来看,一是作图题的变化,从2010起,为了学生不至于漏答试题,把作图题放在填空的最后,且分值增加为2分。图形图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中考物理图形图像试题是必考题型,作图题的考查难度均为容易题,力学作图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杠杆示意图、滑轮组的装配等。光学作图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点。电学作图题的类型有(1)根据要求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2)根据要求设计电路;(3)电路图或实物图改错;(4)画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5)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或电流方向;(6)画螺线管的绕法;(7)家庭电路的连接等。其中电学作图的(1)—(3)般都是放在实验题中考查。
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仍可能保持几年来已形成的惯例,将从生活中、身边的物理现象中发掘试题素材,形成一道开放性的试题。
计算题考查的重点仍将是有关密度、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的计算以及电学综合的计算。
密度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基本特性,它被《课程标准》列为重点“理解”的内容,从而决定了其在初中物理学中的重要位置,它成为各地中考物理命题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命题形式,可能直接计(测)算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也可能将固体置于液体中,通过与浮力联系求密度;还可能从密度概念出发求混合物中某一种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情景多变,形式很活,层次或难度要求可深可浅;
有关压强的计算,亦属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有关压强的命题很热,如有计算固体(或叠加体)产生的压强、有液体产生的压强;它与密度知识结合命题,也有与浮力知识结合命题;纵观各地中考试题,特别是“改变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计算液体产生压强的变化”,在难度上形成了“制高点”。
有关简单机械的计算。简单机械和机械功、功率的本身只属于《课标》中“会”和“知道”的层次要求,但是它有“方便、省力、省距离”等特点,极易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同时它的工作状态必然联系到力及其平衡、做功和机械效率等重要知识,因此被命题者经常采用。出现几率最多的形式为滑轮或滑轮组的使用。
电学综合题在所有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出现率是100%,相对难度也是较大的。其一是考查知识点多。命题者往往将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滑动变阻器等综合在一起,知识密度大;其二是电路结构复杂。由于近年的中考命题可以看出,电路计算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的串联或并联,因而命题趋势主要在“电路变化”上做文章,通过开关的闭合,使电路结构复杂多变,灵活性强;第三是解题方法技巧灵活,第四是从能量的角度将电和热适当的综合。这类题能考查出各类学生的水平、能力,区分度较高,故成为各地中考压轴题的几率较大。
四、选择一本最适合重庆中考的复习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校情选择一本适合实际情况的辅导用书,可以为复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资料的使用来讲,老师们用心选择的、正规发行的每一本资料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市面上也确有不少的资料选题太偏、太难,学生存在有很多题做不起的现象,这样势必打击学生的信心;有的资料选题量太大,学生做不完,学生、家长都不放心;有的资料试题特点与重庆的中考相差甚远,学生做了针对性不强;有的资料字号太小、印刷粗糙,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结合我区的使用情况,多数学校选择了《名校名典中考总复习——物理》这本辅导用书,它是一本完全符合重庆市中考的辅导用书,是经过多年调研、精心策划,依据考纲,结合新课改精神,为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量身编写的总复习用书,全书的体系设计合理,用起来很方便,选题难度、题型都很适合重庆的中考要求,特别是书后的两套模拟试题与重庆中考的试题难易、考点覆盖、分值分布等方面很接近。经过多年的使用,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很好,拥有它,会为高中的物理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复习迎考中,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
祝大家在2011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