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2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研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研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上传时间:2011-03-21 20:33:52 点击次数:3617 次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忠县三汇中学...杨成文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一方面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另一方面却又肩负着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的重任。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千辛万苦”,学生学得“苦不堪言”。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学习难以入门,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浓。面对教育新形势,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让学生在物理课中“动”起来,是我们教师长期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学习所得,对在物理课堂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不良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使教者无味,学者无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体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角度看,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应敬业。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奥秘。试想:如果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教师上课时怎么能做到情感贯注,情趣横生,寓教于乐呢?又怎么能让知识在学生眼里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呢?
  (2)实现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完成的教育目标上。
  (3)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教师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往与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让心灵紧贴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和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生命的存在价值。
  新型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课堂的民主氛围,奠定了学生想学好这门课的愿望。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产生一种极大的亲“师”力,学生信赖教师,尊重教师,愿意完成教师所交给的学习任务,更想学好他所爱戴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支持和爱抚。这些积极的情感,对教育的成功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
  二、帮助学生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智力先天不足,他们之所以“差”,大多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于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适时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在培养意志上,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教学中可进行个别谈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对学习不踏实、贪玩的学生,指明不努力学习的危害,多督促他们学习;对于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应鼓励他们笨鸟先飞,多看书,多提问,多做练习,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三、在教学中,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对待事业,以赤诚之心感染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把错误变成掌握真知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的赞扬,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应该用幽默、温和的语言给他们以鼓励,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努力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初中学生有“爱玩”“爱摆弄”等特点,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相得益彰,利用这些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变玩物丧志为“玩物益智”、促进学习。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新颖感,不会产生单调、枯燥无味的厌烦心里。教学中首先根据学校的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教师把创设最优化的学习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定会让学生的学习情趣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四、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利用有趣的事例或有趣的实验来设置疑问,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内驱力,从而使得思维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要全身心地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境界。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巧设问题情境,调控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学习。
  五、在教学中重视探究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重要手段。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受到直接兴趣的影响,即对事物本身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要就地取材设计实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本的动手操作或演示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去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感到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实际教学中形式必须要新,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蕴含着的吸引力,准确运筹每章每节新的知识、概念和规律,特别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把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有系统、有目的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六、挖掘物理学科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必须注意举例要恰当、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
  (2)充分利用实验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迷”中有所“悟”,在“悟”中有所“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创设使学生处于迷惑不解的求知状态,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利用物理学史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清晰。物理学的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后面都隐藏着很多故事,这里既有慷慨的悲歌,又有胜利的喜悦,学生从中受到震憾、鼓舞,也可以在意志、品质、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得到科学名人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熏陶。中学生记忆力强,长于形象思维,作为教师,要有现代包装技术,要善于把比较枯燥的知识内容裹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让学生吃得甜,嚼得香,变厌学为乐学,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使学生在趣中学,动中学。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引入课堂,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必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和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学生差的原因,要么是不学,要么是学不得法,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不会──不学──越不学──越不会──越不学。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迫使不学的学生学习,又要对不得法的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给予耐心教育与指导,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寻找机会指出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排忧解难,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法上,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教师应做到:一要指导学生学会看书,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先列出提纲或要求他们看书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要认真复习做练习。二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记忆物理概念及规律。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指导他们以书中的话对照身旁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由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克服学生易忘易错的弱点,常教学生随身携带《知识备忘本》和《今天生活中的物理记录卡》,让他们感到学物理有趣、好学。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我们给学生的不应当只是砖石和钢筋,让他们学会搭建一间楼房,而是要借助这些现有材料让他们学会选用新材料,设计新大厦的本领,让他们去体会自己设计的新大厦,获得快乐。
  八、动员学生多做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使他们在动手“玩”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扩视野,寓学于“玩”之中,提高其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九、坚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活跃思维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有的学生成绩虽差,但可能是生活中的能手。他们在生活中已不自觉的利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
  总之,运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师生实行平等教育,构建和谐课堂,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创新思维培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潜能,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以学习为乐趣,以学好物理为志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