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新课程改革,加强物理学科建设,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于2022年3月25日上午召开高二物理网络教研会,会议由进修学院教研员田杰主持。全区高中物理教师120余人通过网络多方互动,积极研讨,共商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问题。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由万州中学的成天虎老师和万州一中的林兴贵老师给全区老师带来的示范课《自感和互感》。成天虎老师以“使不接电源的灯泡变亮”引入新课,利用互感知识解释无线充电、让学生设计实验把手机的音乐通过扩音器播放出来。林兴贵老师以两个生动有趣的小实验——“隔空传声”、“心动的感觉”迅速的引入新课,使物理课充满乐趣。两节课从实验到理论,从理论到实际,介绍互感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变压器、蓝牙耳机、电路板、磁环。在自感的教学环节中,先以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自感现象,再由学生根据现象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最后用传感器更加准确客观的反应自感中电流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自感电动势本质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得出自感电动势的公式并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自感现象。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由执教教师说课,两位老师分别从本节课的教材编写、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目标达成、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是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体会交流。万州区骨干教师秦丽娟老师为大家全面深刻的剖析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她指出:新教材一密切联系生活,注重知识构建,强调基础知识地位; 二紧跟时代科技发展,关注物理学带来的社会问题;三兼具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秦老师以电磁感应为例对新旧教材进行了深出浅出的对比,最后秦老师强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落实教材中的各个环节,领悟并贯彻新教学理念,重视基础概念、方法、规律的教学,梳理章节应用,构建知识框架,从情境出发,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思维创新能力。上海中学熊德林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出发点,选取楞次定律为实例,分别从教学目标、问题引入、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例题练习、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教材的具体体现,最后熊老师总结新教材的新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即知行合一中的行,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型人才,这就是育的意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课堂里,培养适应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才是把握住了新教材的核心。
会议的第四个议程由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田杰带来的微讲座《精心构建物理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田老师指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的内涵需要;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改要求,研究课程标准,精心设计物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过程评价,营造学习情境,提高教学艺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讲座中,田老师还提出全区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要注意教学进度,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物理学科教研活动。
一手控疫情,一手抓教研,本次教研会跨越空间阻碍,将全区高二物理老师共聚网络,各个学校认真做好硬件准备,积极组织教师参会,并进行了严格的考勤,确保会议有序、有效,圆满达到了会议预期目标,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万州江南中学 向水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