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重庆市中学物理(2019年秋期)教研工作研讨活动在綦江中学集智楼顺利召开。来自40个区县的物理教研员、部分主城区中学的教研组长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全体与会者围绕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对重庆市春季教研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秋季教研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12日上午,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周智良所长、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綦江区教科所肖廷忠副所长、綦江中学刘戈副校长、綦江区物理教研员赵宗敏老师出席开幕式并前排就座。开幕式上,刘戈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綦江中学这所百年老校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狠抓内涵发展,积极打造“课前三分钟”特色活动等课改内容。肖廷忠副所长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綦江区教育的整体情况;重点介绍了綦江区对学科名师、首席教师等高端教师队伍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教研员队伍以“看主题、看质量、看反馈、看进步”为抓手,倒逼教研员主动学习、积极工作的具体做法。周所长在开幕式上回顾了在綦江多次召开市级教研会的美好记忆,指出綦江教育,是綦江区三张名片之一,是政府重视教育,重视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 聚焦课堂 创新课改
綦江中学集智楼阶梯教室,第二节课前三分钟,学生上台展示了磁铁穿过铜管的磁阻尼实验。这是该校近年一直在各科广泛开展课前三分钟建设活动的一个片段。
然后全体参会者观摩并研讨了由童忠渝老师执教的《加速度》一节。该课,学生首先通过观看汽车刹车、飞机和赛车启动的视频发现物体速度在变化,且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从而进入新课。童老师利用保时捷车、长安汽车起步到100km/h的加速时间不同等具体事例,向学生指出速度变化的快慢就在身边,然后引导学生建立模型进行实验探究:利用气垫导轨、光电门,通过改变气垫导轨倾角的方法对比研究不同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科学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通过以上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加速度概念后。童老师再出示4组具有不同初末速度的表格由学生计算加速度,并鼓励学生分析计算结果去发现新现象——加速度具有正负,并围绕该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理解。
课后,童忠瑜老师就该课的设计思路进行进行了反思汇报。童老师说到,该课的总体理论是从生活情境到物理观念。该课设计关键是要体现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生活观察建模展开物理研究、培养探究精神自主发现问题、渗透家国情怀勇于责任担当。
荣昌区物理教研员张秀英老师对该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张老师认为该课把准教材、重点突破、概念形成直观;充分体现了綦江中学问题式课堂教学的主线,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概念形成过程感官、美观、直观;课堂教学以问题形式由浅入深,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支点。张老师同时也指出,该课在加速度方向教学环节略有不足,建议以速度变化有方向为突破口,利用数学工具,让学生自己画有向线段的办法体会和琢磨加速度的方向规律;张老师最后还建议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自由总结本课学习成果。
綦江中学邓永强主任向大会做了《綦江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与物理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报告。报告前部分,邓主任详细介绍了该校问题式大课堂的形成缘由和该项课改带来的变化。报告提出,原来的课堂:教师教学“灌”、学生学习“记”、老师和学生“苦”、课堂教学质量“差”。因此,该校研究和构建了“问题式大课堂”。将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和“任务”,把知识结构转化为问题结构。创立了“课前生问、课中探问、课后延问”和“问题导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引领、小结巩固”的三阶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目前该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问题式大课堂”问题集教案;有效体现了“知识能力化、能力体验化、素养行为化”。通过“问题式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发生了学生学习更主动、更多教师善教学、学习质量攀升快的可喜变化。报告后部分,邓主任介绍了该校的高中物理课程基地建设情况。通过三年努力,创新中心校本课程——《思维与创新》开发与运用初见成效,3736名小发明家申请5363项专利,共授权1844项。教学成果活动重庆市、国家级奖。
二 交流共享 学习共进
巫山县教研员向奎老师、育才中学李鸿老师、綦江区教研员赵宗敏老师分别做工作经验交流。三场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他们深入研究课改的治学精神、积极践行的实际行动。
向奎老师向大家做了《选擅长的课程、考理想的大学》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2019年4月,重庆市正式宣布从2018级开始实施“3+1+2”新高考模式。教研员如何指导新模式下的选课走班?向老师认为首先我们要了解“3+1+2”,研究“3+1+2”高校招生政策,报告会上,向老师充分分享了他对高校招生政策的研究成果。
李鸿老师向大家做了《注重内涵发展 走创新特色之路》的报告。近年来,育才中学物理教研组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引,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直面新高考的选科难题,确定了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立德树人的目标。该校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打造了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团队;以课题为推动,促进团队内涵发展;发展特色,走创新发展之路,教师学生创新自制大量教具(作品)。
赵宗敏老师向大家做了《蓝雁领航 青者齐飞》的报告。该报告向大家详细汇报了“物理青蓝教研工作坊”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情况。“物理青蓝教研工作坊”是“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建设项目。该工作坊成立以来,从探索学科教研新机制、搭建区域学科教学研究平台、探索创建可借鉴的资源范例、培养区域学科教学骨干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 回顾展望 继往开来
市教研员阮享彬老师对全市教研工作作总结和部署。阮老师用精美的幻灯片、诗意语言引领全体参会者回顾了2019年属于全体物理人的春天的故事:三月,三场报告会揭开春天的红盖头;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群英荟萃;市区级复习研讨会遍地开花;科技小论文大赛圆满成功...... 。伴随优美旋律,一张张图片,翻开了全体物理人记忆的闸门,蓦然回首,我们在2019年的春天灿烂如歌。接下来,阮老师针对秋期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秋期主要工作有:做好初高中骨干、名师对象培训工作;在9月20日召开2019年中高考试题质量分析研讨会;9月24-27日组织参加沪科版初中物理创新教研研讨会;10月下旬,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研究申报立项工作布置,11月组织参加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展示交流活动,11月底开展学术年会活动;12月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现场展示活动。
周智良所长对教研会做总结发言。周所长首先对童忠瑜老师执教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同时对该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课前三分钟可以把活动拍成视频、图片做好成果转化和宣传,做得更精细,更有影响力;童老师的课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把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利用黑板简图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模型,数据分析可以利用Excel描点成图挖掘规律,改变倾角为什么改变加速度留置后续深度思考。然后,周所长领学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两个国家级文件,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1年拟在渝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通知》《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考试说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普通高中基础条件保障工作的通知》等四个市级文件。周所长发言指出,教研员要加强网络研修,对上述文件要进一步通过网络平台,反复学习,领会改革要求、熟悉政策、提升指导能力。周所长指出,当前正处在学科转型期间,教研员要站高看远。周所长提出以下建议:一努力学习、做好研究;二团结协作,组织好区县活动,争取学科政策,树立有为才有为的思想,善于发现人才,及时提炼成果;三是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熟悉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如QQ群、APD、问卷星、扫描APP、PPT等技术,加强工作效率;四是要多组织学科活动,给老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周所长还通报了2019年高考有关统计信息。周所长最后强调,2019年是物理学科启动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之年,该项工作将打造全市最优秀的教研团队,形成一批骨干力量,提炼和总结一大批成果。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将有利于全市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各校教研组的建设,形成更多的研究成果。
本次綦江教研工作会,紧张充实,扎根课堂研究,充分共享交流,在回顾过去的基础上,统筹秋期工作,会风朴实,效果良好。中午12点50分,研讨会圆满结束。
(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 田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