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4-12-27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研杂谈 >>电磁关联巧实验 专题研究共提升|记育才初三物理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试题专题研究讲座
教研杂谈
电磁关联巧实验 专题研究共提升|记育才初三物理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试题专题研究讲座
上传时间:2018-01-08 17:59:30 点击次数:3647 次
  

201815日上午800,重庆育才中学初2018级初三物理组进行了生活物理课研讨活动和中考试题专题研究活动。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上午800,初三物理组年轻的刘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电生磁》公开课。刘老师从复习电与磁的基本性质入手,提问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引入新课内容。整个课堂层层递进,过渡自然。刘老师注重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与思维的发散性,巧妙的设计了多组对比实验,课堂的实效性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实为亮点,使学生参与度高,积极认真的思考。通过构造实物的绕线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够更加准确地应用安培定则,重难点突破到位。整个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堪称青年教师中的一堂教科书级示范课。  

   

课后初三物理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研讨。四位老师为一组,共分为四组进行讨论,之后每组代表的老师进行评课。各位老师都对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把握考点,在提问方式上进行留白,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考试题专题研究  

   

上午930,唐家琼老师进行了中考选择题的专题研究讲座,唐老师将中考选择题前7题按题型进行分类,把每一类题型中考察的知识点逐一列出,总结出现频率,并作出了相应的预测。唐老师给出了每一题型的详细知识框架和针对训练,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将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唐老师的讲座得到了一致好评,这样实效性、针对性的培训能加深老师们对中考考点的把握与教学的思考和理解,也有助于年轻老师的成长。  

每一次组内的教研活动都是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相信在如此团结向上的物理组,每位老师都能有所收获,年轻教师一定会快速成长,不断提升!  

教研活动的感悟与收获(一)  

初三物理组何正明  

任何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昨天听了刘莉老师的课,课前的准备非常充分,对实验都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实验器材也是自己亲自制作,本来很抽象的一堂课,上的是趣味横生。学生愿意学的课堂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堂。所以课前准备是一堂课学生收获多少的根本,这也与老师的付出成正比,重视课前准备,也就是重视自己的教学课堂效率。听了刘莉老师这堂课,学习甚多!小组内对刘莉老师课讨论的归纳:教学技能强,教学逻辑性强,课堂气氛活跃;优点很多,为了促进年轻教师更快成长,提出讨论的几个小建议:1.教学过程中幻灯片与课堂内容应该完全同步;2.在讲解安培定则时,如果讲的更细,可能会效果更好;3.课堂时间把控上,可以把课后习题也加入课堂讨论;4.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学完物理知识,如果能加入实际生活的应用,这样会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教研活动的感悟与收获(二)  

初三物理组高媛  

细节决定成败。听了刘莉老师的《电生磁》,收获了很多。课前准备舍得下功夫,是奠定一节优秀课堂的基础。刘莉老师整堂课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具、实验器材包括展台的准备都非常的充分、细致,将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保鲜膜的纸筒作为螺线管的圆筒部分更是体现了生活化物理的核心思想。而且在精心设计知识点的同时,刘莉老师更是注重了板块间的过渡,使整堂课的连贯性非常流畅、自然。各个知识板块也条理清晰,所以才成就了这一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堂示范课。
    小组听课感悟归纳:1.教学技能强,教态自然、从容,不紧不慢,语速适中,徐徐道来。2.细节注意到位,整堂课给人很舒服、流畅的感觉。几个小建议:1.在讲解螺线管外绕线圈是为了叠加磁场的时候,可以强调出控制电流一定;2.在讲解线圈的几种绕法时,将四种绕法进行归纳,成为两种绕法、一种判别方式这点体现得不够充分。总的来说,刘莉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目标完成得非常好,给了我们一次很标准的示范。  

教研活动的感悟与收获(三)  

初三物理组李露  

感谢刘莉老师为我们献上一堂珍贵的“教科书级别”的物理课。本节课设计逻辑性强,每个环节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借助投影手段,将演示实验可视化,便于学生观察现象;借助自制教具,开展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自行探索通电螺线管极性与通电电流方向的关系,有效突破重难点。  

优化建议:1.若能配以图文,将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乃至还原奥斯特揭开电与磁之间关系的历史。2.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自行总结出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由此基于学生的智慧,集思广益,更为自然地过渡到教材的“安培定则”,当然也不必拘泥于安培定则。  

听完唐家琼老师关于重庆中考物理选择题题型的分享,让我们年轻教师对中考考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感谢唐老师对题型准确、详尽的归纳总结,基于考点提出的针对性训练及复习策略。作为年轻教师,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考纲考点,通过自己多做各省市的题型,提炼考点并总结解题方法;同时积极听课、积极请教,将考点熟记于心,做好总复习的准备。  

教研活动的感悟与收获(四)  

初三物理组李建  

今天刘莉老师的《电生磁》这一节课精彩纷呈,感触很深,也引发了对这一节内容的一些思考和感悟。1.巧用物理科学方法,突破教学疑难问题。如何让学生相信和理解通电导线周围确实存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刘老师在这节课上这部分内容时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首先用将一磁体放在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分析原因是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的作用,紧接着刘老师将小磁针放在一根通电导电的周围,发现小磁针也发生了偏转。两次实验对比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导致小磁针偏转的原因确实是因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缘故了。刘老师在后面讲述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时设计了和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对比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时对比分析了四幅实验结果图,得出安培定则。对比法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的关系中,通过设置如何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如何改变电流方向?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展示交流、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3.介绍电生磁的发现历史,感知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1731年,英国的一个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然有了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这个实验对奥斯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发,让他认识到电和磁不是不可能可以转化的,他历经多年的思索和失败,终在18204月份在一次上课时偶然发现了通电导线小磁针的摆动,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电流对磁针的作用,从18204-7月,他费力3个月的时间,做了六十多个实验,终于在18207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奥斯特当时把电流对磁体的作用称为“电流碰撞”),这一天也成为了划时代的日子,它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标志着电磁学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发现的来自不易,一些看似偶然的现象往往寓必然之中,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