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4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高2017级物理学科后期复习经验及困惑
重庆物理信息
高2017级物理学科后期复习经验及困惑
上传时间:2017-09-19 16:05:15 点击次数:241 次
  

       在高2017级的物理复习资料上面赫然写着“无高考,不青春”!随着高考脚步的临近,“高考”这个词汇变得让所有高三师生更加奋力拼搏。如果说高三后期复习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才组成了一个“力”,那么老师就好比是“力”的方向。只有方向指引准确了,学生的高三后期学习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在我眼中,高2017级高三后期复习经验和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经验

(一)总体思想

       1.认真研究、分析2017全国卷物理考试说明 在平时教学中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把握好后期复习的进度和难度,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复习和练习。例如:3-5由原来的选做题变为现在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新增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每年考试说明中变化的地方出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变化部分的知识点或章节更应该注意强化。

       2.回归课本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在讲题过程中,时常有些基本物理概念需要学生翻看教材。往往很多孩子连教材都没有了,这是不可取的,毕竟基础知识还需要夯实。因此在后期复习中我们要适当回归教材。例如:历年高考真题中的在(2016 新课标I 16题 )考查了质谱仪,(2016 新课标III 14题)考查了开普勒三定律,(2016 全国III 23题)实验题考查了验证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2015 新课标II 22题)实验题考查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等,均出自教材基础知识部分。

        3.精讲精练各地真题、模拟题,提升解题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对难度偏大的题尽量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以实践练习的机会。课后给学生留下难度相对较小的类型题作为课后作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同时让学生觉得课后作业是他们自己基本能够独立完成的,这样慢慢地培养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同时,每次考试的命题老师在出各类考试试题时,也应尽量保证试题的高品质和高质量。只有高质量的试题,才能保证我们每次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促进意义和效果。

       4.重温错题集,做好纠错练习 

       相比于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去抄错题,“剪刀加浆糊”实用性更好,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错题或是新颖的题直接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更为简单方便。经过长时间积累,这些便可以作为我们学生考前对自己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例如:刹车类问题求位移或末速度时,学生很容易忘记车子是否已经停下来了;与之类似的是在追及问题中匀加速追匀减速时,前车是否已经停下了等等。

       老师们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对于各种资料书上很有品质的题或是学生的易错题都可以剪下来贴在卷子上再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滚动练习,直至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为止。

        5.及时关注高考信息、高考热点

        平时我们应当多关注互联网上或是各个教研群里其它教育同仁发出来的关于高考的最新消息或资讯,使我们对高考的最新风向和热门话题了然于心,以便在此后的课堂中作出相应的补充和渗透,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在应对高考时的盲目性。

(二)实践操作方案

        1.强化理综练习 尽可能的每隔一周理科综合定时考试一次,逐渐养成在综合科考试中学生的合理分配时间、统筹规划答题策略及考试题目取舍的能力。学生的答题卡应尽量采取网上阅卷的方式,便于对学生考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这样在大数据分析下很容易寻找出学生知识薄弱的环节,在之后的练习中不断出现并加以巩固。

        2.培养选择题技巧并提高得分率 

       物理学科满分110分,其中选择题共有53分(包含选修3-3中选择部分5分在内),可谓占了分值的半壁江山。但在大数据统计分析下却发现,学生在考试中选择题得分率很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选择题准确率,在每周五我们进行了理科综合选择题的专项练习,既可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又能训练和培养学生针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牢记特殊规律

        记住某些特定的规律、特定的技巧、二级结论,是准确快速解决选择题的法宝。如电路动态分析中的 “并同串反”,电磁感应中的“来拒去留”,机车启动的最大速度,带点粒子在加速电场中先加速后偏转的偏移量公式,完全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等等。

     (2)学会“找茬”

       在历次的选择题中,经常会设置一些“陷阱”,例如比较两个矢量是否相等,其实对于这类选项,学生只要熟悉矢量的含义,就很容易做出选择。如:平抛运动中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那么速率变化量是否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电场强度是否相等。

     (3)学会“取舍”

       多选题一题全部选择正确得6分,选择正确但没有选全得3分,选错得0分,因此,在解答多选题时如果可以确定已经有两个选项错误,那剩下的两个就必然正确,不用再继续耗费心力去计算它们。如果实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就可以只选择一个学生认为是最正确的答案,做成单选得到3分,也比6分全失要好得多。选做题中的多选部分也是如此,一般是五个选项有三个正确,基本策略是“保4争5”,选择认为最正确的两个说法,争取先得到4分,再去排除剩下的选项争取得5分,如果实在不能判断,就只选两个正确答案得4分。

       3.规范答题步骤和过程

     (1)对原始方程要书写规范

       如金属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收到“阻碍”的安培力,不建议直接写为二级结论的公式F=B2L2V/R ,最好分步写成原始的基本公式:F=BIL,I=E/R,E=BLV,对照标准的参考答案来讲才写对了三个公式,具有了相应的给分点。

    (2)字母大小写要书写规范

       对于字母的大小写要规范,因为它们通常代表不同的含义,如v小写代表速度,V大写代表体积;s小写代表位移,S大写代表面积等等。

    (3)脚标上标要书写规范

       在同一个题目中如果有多个研究对象,所有物体必须脚标进行标注,只有这样才知道每一个公式针对的对象到底是谁。同时在同一个题中必须采用统一的脚标,切不可ABC,123同时混用,这样不仅使得解题过程很混乱,而且在解题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研究对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答题卡卷面板书要规范

       对答卷部分中尤其是计算题,答题过程要有合理的布局,通常将答题框一分为二,再从左往右依次规范书写。部分学生甚至有答题过程中书写错误后,直接打个箭头指向另一处重新书写等很随意的习惯。再比如,速度v和轨道半径r,有些学生书写就很不规范,在计算过程中看着感觉就是同一个物理量,很容易就将它们直接约掉而导致错误,这都是由于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在高三下期我们还特别增设了一节书法课,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在答题过程中书写更美观和规范。

       4.给学生以针对性的辅导

        利用周末时间,我们以自愿原则,组织了对学生的“培优补差”活动。“培优班”主要针对优生,对其进行拔高;“补差班”主要针对偏科差生进行专项提高。从学生成绩数据反馈出来的信息看,周末“培优补差”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绝大多数孩子的物理成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同时,我们对于有可能上重点本科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的政策。例如张同学是可能上重点本科的学生,但物理学科相对薄弱,那他就自然地被规划到物理老师的名下,由物理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除了平时要多花心思对其考试试卷进行单独分析,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帮助他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他在高考临近时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是否有较大波动,给他适当的心理疏导。总之就是张同学规划到你麾下后,作为老师的你要尽可能的在最大限度内帮助他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并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5.充分利用 “互联网+”优质资源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网上现有的对学习很有帮助的学习资源或是App。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同时还能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得到更加精准的反馈和及时调整。笔者比较喜欢用“猿题库”,从高一开始就喜欢在上面给学生留下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从教师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全班学生每一道题目的准确性,从而轻松找出学生哪块知识还存在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强化,能很好的宏观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避免了讲题时的盲目性。教师点击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还可以看到该生的作业准确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及具体答案等信息,更加利于老师对每位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累计积分后,它还可以自动的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对应的习题,真正做到了“精准教学”。在这些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学习更个性化,对老师而言教学更效率化,可谓互利双赢。

        总之,对于高三后期的复习,我们都需要在“精”、“细”、“严”、“实”上做文章。认真查阅各类资料,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分析研究复习对策,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这样,我们才能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二、教学困惑

(一)关于“传感器”“涡流”等一些相对边缘知识的处理

       这些知识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不怎么重要,但是由于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极有可能就会在高考中出现与之有关的知识,因此,在对此类章节的需要讲到何种深度不是很好把握。

(二)对于中等生拔高的思考

       优生和差生我们是有“培优补差”的,但是中等生同样也需要被关注。怎样才能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也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摸索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