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4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爱心陪伴 开启心智 成就卓越——重庆一中杨梅老师来渝中区讲学活动简报
重庆物理信息
爱心陪伴 开启心智 成就卓越——重庆一中杨梅老师来渝中区讲学活动简报
上传时间:2017-05-19 13:59:27 点击次数:275 次
  

517日上午,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物理老师杨梅在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作题为爱创造奇迹,创造幸福——构建学生社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讲座。讲座由渝中区物理教研员王安民老师主持,渝中区80多名物理老师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  

   

杨老师首先抛出问题:自主学习是什么?让学员能够通过主动思考快速进入讲座主题的话语情境中。她通过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四个问题追问教育本源,并以此阐释“为什么要自主学习”的问题。  

杨老师还从老师的三种境界“为了生计的职业,为了兴趣的事业和为了幸福的慈善业”,分享她对教育的理想与情怀,她坚定地认为我们最终的追求都应该是第三层境界,为了学生和自己的幸福而教。  

为谁教这一问题上,杨老师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信息单向传递的过程,因而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始终抱着教学相长的信念,方能合理认识为谁而教  

发展能力、培养素质是杨老师坚持的教什么的答案。她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向大家说明,在学校教育之外,学生还有十分广阔的生命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育对学生生命质量所能做出的贡献和帮助,往往并不是学生转瞬即忘的信息和知识本身,而是比内容更深沉的被内化到思想和行为中的能力与素养。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杨老师提出她所践行的建立学生社群,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法”。这种教法需要教师解放思想,退到学生身后从主导者变身支持者;同时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教学生。如此开拓创新,才能跨越班级甚至跨越年级的壁垒,在更大范围内为学生创造交流分享的平台,营造学科氛围。杨老师用帝王蛾克服万难破茧而出的故事说明让学生克服困难,自主思考的重要性。  

随后,杨老师介绍了组织学生社群的做法与成果。为了不让天赋高、能力强的学生在低于他们的水平下学习,杨老师在社群中设计了小教练”“主持人”“选题团队听课学生四种角色,并根据角色的要求与学生特点分别进行遴选。在社群的运作过程中,师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任务与目标,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师生共同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中,寻找自我实现。  

在学生社群运作的具体介绍中,杨老师以真实生动的故事示范了教师在其中的行为边界。她为自己制定爱心陪伴者与点拨者的角色定位,以两分钟点拨+两小时陪伴的方式,给学生留足自我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训练,也成就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  

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杨老师又能适时引导,以自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信念来引导学生将挫折化为机会,从而获得能量,克服困难挑战未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杨老师创造平台,制定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各方面潜能。她放手将课堂交给社群主持人和小教练,让我们看到了逻辑清晰气场强大不输成人的“小老师”;她将攻克难题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解决困难的同时,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认识更加深刻,并能从兴趣出发撰写高质量的学科小论文;她向学生提出带着审美画知识结构图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的同时,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发展全面的学术和艺术审美,一幅幅将学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学生作品,深深震撼着在场每一位倾听者;她请学生用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复习,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使其制作出完成度、专业性和趣味性都极强的复习课件,令人感佩不已。向杨老师致敬,向杨老师的学生致敬!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杨老师始终散发着积极乐观、热情真诚的人格魅力,她用温暖耐心的陪伴、及时真挚而充满诗意的评语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持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这种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了人生的大格局,心有远方,当能跳出应试与能力之争的纠缠,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与胸襟,积累起人生能量,发展出真正的能力与素质。  

讲座结束后,王老师与到场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动和对杨老师的赞赏,并鼓励大家学习杨梅老师的教育热情和创造力,在各自的工作情境中寻找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郁兰 供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