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年春期物理教研工作会简报
踏着春天的节拍,2017年2月22日下午,重庆市教研工作会在重庆巴川中学学术报告厅如期召开。来自全市物理教研员、原市教委直属中学物理教研组长近70人参会,会议由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主持,市教科院中教所周智良副所长指导工作。本次教研工作会共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课堂教学研讨
重庆巴川中学初中部的王惊燕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密度的测定》,铜梁区的初三物理教师也参加了本环节活动。王老师通过本校新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金牌是真金做的吗?引发思考,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了密度测量基本方法回顾、特殊条件下等效替代方法交流的基础上,结合颇具挑战的任务难点——无法放入量筒不规则金牌密度如何测量?按照不同实验器材条件,全班分三大组开展方案研讨、实验测量、数据收集、结果误差分析等部分内容学习,老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学生通过缜密思考、小组讨论、现场实验,解决了生活中诸多有关密度的测量问题。课后,铜梁区的初三物理老师们结合以这节课为例开展了初三后期复习经验研讨,周智良副所长还做了精到点评和提出了后期复习的建议,参会老师收获颇丰。
二、教研经验交流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张修文老师的交流题目《献给亲亲的重庆物理人》。新年虽已过去,但张老师还不忘给我们物理人带来三分大礼:一是超失重视频资源。这是北碚区当时只有一部观光电梯时拍摄的电梯的加速、减速,体重计示数变化录像,显示超重、失重现象清晰可见。二是小力气拉动大客车的视频资源。这是2016年重庆市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选手的课程资源,一位娇小的女老师应用物理中的力学原理,竟然使一辆大客车发生了移动,教学效果非常震撼。三是牛顿第二定律创新实验方案。这是张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发的一项创新性实验器材,现场验证效果非常理想,使牛顿第二定律探究性实验由定性研究走向了定量研究。关于改进后的实验器材与原实验器材相比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张老师现场组织问卷调查,更全面了解新器材的优势和不足。“张老师对课堂资源的开发,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用心,对教学资源毫无保留的分享,感动我们。”教科院阮老师发出赞叹。
三、市教研工作的回顾与布置
重庆市教科院阮老师通过精美的ppt回顾了2016年秋期的全市重要教研工作要点。两个全国赛事:全国第五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名师赛暨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学术年会、全国第12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两大赛事的选手和教研团队,通过认真准备、辛苦付出、精彩表现,延续了重庆选手多年来在全国赛事中全部荣获一等奖的骄人成绩。在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暨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工作中,阮老师对承办方——万州高级中学、各区县教研机构的组织参赛和观摩积极性和活动效果给予了充分总结和表扬,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物理青年才俊,积累了丰富活动组织经验。阮老师还从教师的角色转换谈到了通过课题实现任务驱动,比如通过课堂观察可延伸出很多子课题: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等,为我们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阮老师同时指出在工作中不断反思细节,争取在教研工作中做到更规范、更有效,不断创新。对于接下来的中学生物理科技小论文、中考复习研讨会、全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暨教学技能大赛前期准备等工作,阮老师也做了全面细致的部署。
四、市物理教学、教研工作的方向
市教科院周智良所长就全市物理教学、教研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总结和重要安排:
一是针对张修文老师的交流和阮享彬老师的工作总结、工作布置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强调今年“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将在重庆举行决赛。对于物理竞赛的意义,从知识的角度,使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物理解题方法,加深物理内涵的理解;从意志的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参与竞赛的同学是没有寒暑假;从成才的角度,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一个成才的机会。
三是建议教研员多研究性学习。具体从两方面加以指出:1.核心素养。对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全面了解和学习,通过课题加深认识和研究。2高中新课标。新课标物理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高中物理教科书由原来的7本变为5本,新课标与现有课标最大的不同更强调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是落实工作。教研员要抓好常规工作,深入课堂教学,注重录像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规范试题命制,重视考试成绩分析。
最后,周所对各位教研员提出了要求: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讲政治,守规矩。积极上进,努力进取。
重庆市2017年物理教研工作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此特别感谢铜梁区教科所和重庆巴川中学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荣昌区教科所 张秀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