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5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观摩2016年重庆物理优质课决赛的启发
重庆物理信息
观摩2016年重庆物理优质课决赛的启发
上传时间:2016-10-31 15:07:41 点击次数:211 次
  

   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优质课大赛已圆满闭幕,但带给我脑海的震撼与感动还经久不息。我是重庆市梁平县袁驿中学的高中物理教师。袁驿中学位于梁平县西山片区袁驿镇,距离梁平县城52公里。本校高中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本校初中部,大多数高中生入学名次位于全县中考3000名以后。以前我对于如何把公开课堂与平常课结合起来经常感到困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踌躇满志,一心希望教出成绩教出名气。但是才开始的两年教学成绩都暗淡无光,这让我倍受打击。痛苦思索后,我得出的结论是:高中物理的难度本就是高中各学科数一数二的,初中成绩都这么差的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把高中物理学好。2014年和2016年两次全县赛课我都折戟而返,获得二等奖。跟很多老师的想法相同,我认为赛课是花架子,是表演课,用这种方式上平时的课基本行不通。在听完2526号两天的优质课决赛后,我为之前不成熟的想法感到惭愧,终于发现平常上课完全可以像赛课那样精彩,赛课的精髓应扎根于平常课之中。

  赛课的各位老师表现出太多的优点,我仅在此谈谈我浅显的认识。一、精致的课堂设计。赛课中老师们基本上都有以下几个环节:实验引入(紧扣课题); 从引入实验中得出相应的基本概念、规律(如形变的种类、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从各种案例理解总结出相应的概念规律(如弹力的概念、分力与合力等效替代的思想);     实验探究课题主要规律(如弹力的方向、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运用所学规律解释引入实验(如破窗锤工作原理、两人提东西费力现象);    课堂总结。绝大多数赛课老师教案的设计结构都非常合理。原来,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是需要教研组群策群力的,绝不能单打独斗,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常课都不需要太多的内容。梁平中学物理教研员向之乎老师说: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点到为止。我理解“点到为止”的意思就是理清重点、讲清难点,去掉不重要、不相关的细枝末节。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次参加决赛的老师们在赛课中表现出了相当扎实的基本功,从合理的板书到精美的课件,从抑扬的语言到优雅的教态都值得广大物理老师学习,完全可以搬移到平常教学中。老师们严密的逻辑让我受益匪浅。南开中学的王军老师在讲析弹力时,每个步骤都丝丝入扣,每个模型都描述得十分清楚。没有不严谨的口误,没有重复啰嗦,宁慢不失。三、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的师傅曾给我说:能让学生说的就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这个说不好做不好就换一个。学生说得再差也比老师说出来要好,莫把学生养懒了。以前我对这句话体会不深,担心农村学生基础差回答不上来课堂会冷场,担心让学生总结会耽误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次万州听课让我真正地改变了观念。赛课中来上课的学生是万中的实验班的学生,两天的课堂中出现了很多学生答不上来的情况,但赛课老师们并不着急着代劳,而是充满了耐心,要么找其他学生做帮手,要么细心引导提示,绝不自问自答。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信和能力的问题,老师讲十分还不如学生自己得到一分。还有一个特点是,课堂中的实验老师舍得花时间。每次实验前授课教师不是把实验器材交给学生就置之不理,而是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细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做了详细的交代。实验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实验中,为他们答疑解惑。这些细节理念正是我平时上课极为值得借鉴的地方。

   听了两天的课,我也提出一些浅陋的看法。一、课堂用语。课堂用语应正式而严谨,有的老师说“同学们1kgkg可能等于3kg,对不对?”,这是不应该采用的措辞。还有物理课堂是否需要插入大量的英文专用词汇也值得商榷,这样是否会减少了几分物理的“味道”呢?二、了解学情和学习进度。这次,力学和电学的几个课题超过了大多数学校的进度。万州中学这次为了迎接赛课难免有点赶进度,这样一来学生的掌握情况就不太牢固。在最后一节课的时候一位同学连欧姆定律都说不出来,授课老师应当适当调整课堂设计和设问的难度。三、问问题的指向性。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有老师问到:如何清楚地表示这一个力。当时听课给我的感觉是很多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想到是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如果将这个问法换成“大家是否记得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学习的是如何表示力?哪一种方式更加准确”可能课堂效果要好一点。这都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次优质课大赛中,我听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课,是董严老师所说的“有料、有效、有趣”的课。物理课堂目标从最初的重难点目标到三维目标直至现在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在不断进步。核心素养既是赛课、公开课的风向标,也应渗透到平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乡镇高中学生的物理基础的确是差,但是这种“差”大多数是自信上的差、方法上的差,并非智商上的差、能力上的差。如果乡镇教师能着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为新课程理念先驱前行,那么乡镇中学的高中生也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之才。我相信这个未来并愿意为止付出不懈的努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