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5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走在成长的路上
重庆物理信息
走在成长的路上
上传时间:2016-10-28 16:41:54 点击次数:200 次
  

送走同学,整理完参赛的仪器,我才真的意识到优质课大赛已经结束。听到老师们对万中各方面的高度赞扬我很骄傲我是一名万中的物理老师。这次参赛最大的感悟——“赛课”是集体的智慧,不是哪一个人能独立完成这样一件艰难但有意义的事。非常感谢黄全安主席和师傅张应国老师全过程的耐心指导和陪伴,两位教研员王文波老师和王奇之老师的建议,万州高级中学物理组热心团结的良师益友们给我的帮助。

 真正准备一堂优质课的过程是繁琐又巨大的,从6月开始讨论选哪个课题到10月25日下午第一节下课的每一个过程都很“艰难”。每一位来到万中参加比赛的选手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很多收集资料写教案无比烦恼的时候,给自己灌一些“如果你觉得行走起来特别艰难,说明你在走上坡路”这样俗气的心灵鸡汤,“鸡汤”喝“醉”了在成长的路接着战斗才会变得越战越勇。下面把我在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一、深入挖掘教材,演绎不同精彩。当在教学重难点方面遇到不知怎样取舍的时候,可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以及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我明白了教材编写者们的意图。先讲静摩擦力然后滑动摩擦力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生通过体验静摩擦力中的“相对运动趋势”才能对它直观深刻的认识。逐步达到深入学习和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高要求。可是我以前备课的时候很多时候并未认真阅读教材甚至还会出现脱离课本的情况,通过这次大赛活动我深刻的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

二、精心设计实验,体现物理特色。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上做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帮助他们领悟知识。这次的引入实验我想了很多种:播放汽车漂移的精彩视频,用气球提水杯,拉书游戏……,最后决定用两次拉书游戏形成对比给学生冲击,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更能激发兴趣。这次准备每一个实验都要让我收获很多,让我变得更加爱动手实践,更加会把物理知识用于实验教学。为了让两本交叉叠起来的书能达到水平拉不开而抛起来能拉开的效果我试验了很多次,最后确定2到3张的交叉效果是最好的。涉及到物理规律时若学生能通过自己实验得出来会理解的更深刻。就设计学生探究摩擦力的相关因素实验器材,最开始计划用电机匀速拉着滑块前进,试着实验时发现增加正压力后电机拉动物体有个变化的过程。后来改成拉动下面的木板后又遇到弹簧测力计读数抖动厉害的情况,研究后发现是接触面不均匀引起的,将两个接触面用砂纸打磨很多次后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惜平时的课堂教学很多实验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去做,变成了枯燥的“讲实验”。在以后的课堂上要尽可能的用心做实验展现物理自然科学的魅力,这是带给我在这次成长路上的第二点体会。

三、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引导他们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且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上下串接的连贯性是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的。刚开始我的设计还是停留在以老师讲为主,我把摩擦力的一切知识都平铺直叙的呈现出来,偶尔加一点点学生活动。在慢慢修改的过程中我一步步的“退出”舞台,让学生做主角,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了体验摩擦力、学生大胆猜想、实验方案设计、合作探究等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活动。

四、苦练基本功,提升教学技能。有人说优质课是一种“表演”,可“表演”也是需要演技的。作为老师,我的“演技”并不好,语速快,板书差,废话多,讲课缺乏物理的味道,这是我之前对自己的评价。但从六月份一开始准备就加强语言训练,看了很多优质课大赛的教学视频,留心老师们是如何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启发学生。精简课堂把诸如“我们”“接下来”“对不对” “懂了没”这一类无意义的口头禅去掉。每次试讲都录像,通过视频查找板书、语言、课堂学生活动指导、上课教态等多方面基本功的不足,并及时纠正。通过这次大赛我的基本功较之前有所长进,但依然不够。在以后的成长路上,我会将基本功训练永远坚持下去。

上完课后还是觉得稍有遗憾,也许就如摩擦力原理科学界尚未完全弄清还有待研究一样,真实的课堂也是不完美的,这样才更加想要改变进步。虽然准备的过程很痛苦,但很充分也收获太多,我从没放弃和后悔过,经历这样有意义的过程让我更加懂得教学是一门艺术,手艺不精就要潜下心好好积淀。这一节课通过多人的打磨结束了,在这过程里的点滴收获都将在未来作为我努力的动力,以后要做到把每次课都当成一节优质课去精心准备,相信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会越走越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