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5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交流探讨,共促成长
重庆物理信息
交流探讨,共促成长
上传时间:2016-10-27 21:57:57 点击次数:270 次
  

交流探讨,共促成长  

—记重庆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在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观摩交流会活动  

 

20161025日,重庆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在重庆市江北区教研员李群老师的带领下莅临美丽的双福育才中学进行为期一天的观摩交流活动,并取得圆满的成果。  

上午9:00,培训班的学员在综合楼国象室,认真聆听了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郭章渊老师的《电阻器》和赖思桦老师的《温度计》。两位老师的课堂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妙趣横生,各有特色,受到了培训班学员高度的赞赏。  

 

两节课后,江北区教研员李群老师主持交流活动,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陈树华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了育才中学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进行了简短的说课活动。郭章渊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整堂课的引入和结束都采用了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整堂课贯穿“生活教育”理念。开篇时,用我校春晚时教师表演的舞蹈引出舞台灯光的调节,既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人文感情,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索精神。整堂课,留有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实验测试,运用大量的自制教具、学具,引导学生感受现象得出理论,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电阻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  

 

赖思桦老师随后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样,整堂课离不开“生活教育”理念的贯穿指导,从生活中最常见的四季气温变化无常,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不同而引出温度标准测量器具“温度计”的概念。课堂中,让学生使用藿香正气液和一杯开水、一杯冷水自制温度计,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随后,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与育才教师们针对两堂课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来自重庆一中晏福勇老师代表骨干教师成员对今天上午的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并给以了高度的评价。  

其中,我校“生活教育”理念广受好评,我校物理组教师很好地践行了“生活即物理,物理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自制学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带领学生体验物理现象,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两堂课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来自巴蜀中学的陈波老师用22个字总结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表现:久经沙场,娓娓道来,首尾呼应,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两位教师的表现从容镇定,如久经沙场的老将经验丰富,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过程循循善诱娓娓道来,首尾呼应,生活教育贯穿其中,称赞我校物理组教师是懂教育,懂生活,真正做到钻研教育的优秀教研团队!  

 

下午1:30分,我校初中物理组李建老师作了《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应用》课题研究讲座,《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应用》是我校初中物理组申报并已经顺利开题的重庆市重点课题。李老师从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应用的提出、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开发的内涵、生活化实验器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取得的初期成果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在生活化实验器材开发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  

 

紧接着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长李鸿老师作了《打造富有创造力的年轻团队——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精彩讲座。重庆育才中学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所以物理教师的平均年龄不足30岁,如何打造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团结精神的教研团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李鸿老师从年轻教师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组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详细了介绍了我校初中物理组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思考。在做的骨干培训班的老师感受到了李鸿老师的热情、认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我校初中物理组申报的重庆市重点课题《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无论学生科技作品,还是教师开发的生活化演示教具都初具规模。讲座结束后,骨干班老师们在李鸿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重庆育才中学物理实验室参观了生活化实验器材展。老师们边观看,边讨论,惊叹不已,对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敬佩。紧接着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樊永亮老师作了《生活化实验器材开发的案例和思考》报告,樊老师边讲边演示,受到了老师们热烈的欢迎。  

 

为期一天的观摩交流活动在愉快欢畅的氛围中结束了,而相信今天大家相互交流合作所取得的共鸣和感悟必将影响深远。开放,交流,合作,共赢,育才初中物理组一定能走的更宽,更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