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5年高三物理后期复习研讨会在江津中学召开
3月13日 ,重庆市2015年高三物理后期复习研讨会在江津中学召开,市教科院、各区县教科所、直属中学和各区县重点高中等近400余位教研人员和高三教师在学校新学术报告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高三物理后期的复习策略和交流经验。
研讨会的第一项活动为示范课展示,由江津中学的王建老师为参会人员执教题为《杆—滑轨模型》的研究课,王老师用形象的物理情境展示、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有深度、有代表性的复习课。课堂上,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课堂呈现的良好理念和效果得到了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大会第二项活动由市教科院的 阮享彬 老师主持。江津区教科所的刘小红所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后,江津中学龚彤校长向各位物理教育界的同仁简要介绍了江津中学厚重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发展历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并参与江津中学的发展。
为了使得高三后期的物理复习更有针对性,研讨会有两个学校参加的大会交流发言。
江津中学的 刘峙培 老师做了题为《从“一轮”迈向“二轮”》的经验介绍。 刘 老师首先结合具体的《功能关系》跟大家介绍了江津中学的“读→写→讲→练→评→纠”以及“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讲评→辅导” 的一轮复习策略和流程。接着,介绍了本校二轮复习的六个专题——即:《力与运动》、《能量与动量》、《电场和磁场》、《电路和电磁感应》、《常见物理模型》、《创新实验》;四个要求——即:(1)吃透考纲 回归教材、(2)构建知识网络 重视审题与建模、(3)加强综合训练 掌握答题技巧、(4)研究考题 推陈出新。
巴蜀中学的 张小平 老师首先从“高考物理目标和地位”说起,结合“近几年重庆物理命题特点”,着重介绍了巴蜀中学“重要考点的强化与难点的有效突破相结合”的二轮复习策略。 张 老师从建立知识网络、拓展提升能力、应试方法指导和培养科学素养四个方面阐述了二轮复习的目标。从选好专题内容、备好和讲好复习课、提升能力,采取专题复习练习题与题型训练相结合,专题复习内容与对应专题练习题配套等多方面分享了巴蜀中学复习课教学策略。参会的老师们感觉受益匪浅。
最后,市教科院中教所副所长周智良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王建的课透露了执教老师对高考试题的充分研究,对高考方向的把握精准;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一题多变,逐次深入的内容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见精炼规范,值得提倡。
周所长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重庆高考试题质量的基础上,预测了今年的试题难度和试卷格局,还对一两年后重庆恢复全国高考后的教学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周所长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来试题规律,以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后期的专题复习要有计划性,细分模型、类别;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加强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培养,重视数学和物理的联系。各地区之间、各学校之间加强对高考的合作研究,希望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的物理教育教学智慧,真正的体现物理人的独特价值。
(重庆市教科院 阮享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