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5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重庆市高中物理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项目 简 报 第6期
重庆物理信息
重庆市高中物理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项目 简 报 第6期
上传时间:2015-01-21 10:27:00 点击次数:180 次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虽然天气早已进入数九寒冬,也未影响培训学员饱满的学习热情,课堂上那认真而详细的笔记,那聚精会神的眼神,正是我们一贯的学习风格。

今天上午重庆市教科院阮享彬老师作了关于《生活化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精彩讲座,讲座中主要引用了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他亲身经历的鲜活的实践案例,让与会老师在轻松愉悦中度过。阮老师主要围绕“简读生活教育”、“实践课堂策略”、“反思操作提示”、“追求教育梦想”四个方面的话题进行。在简读“生活教育”之前,首先讲了他的成长经历,如何从一个乡村教师走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展现了他艰辛的工作历程,充分体现了阮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与执著;其次谈了现在家长与学生对课堂的要求,目的就是告诫老师必须进行高效的课堂化教学。在讨论“生活教育”时,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阐释,借用了其中的一个观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来说明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以便为高效的物理课堂增光添彩,同时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堂讲座重点阐释了实现高效课堂的“课堂策略”,要以“行知学案”为抓手 、以“小先生制”为形式、以“生活化策略”来设计、以“信息技术”为助推,在这一环节上着重讲“生活化策略”设计的主要流程:预习体验生活化→新课导入生活化→实验手段生活化→问题设置生活化→学习成果生活化 →课堂回归生活化,这一过程阮老师通过他亲历的两个教学案例“电能  电功”和“浮力”来展开,案例中无论是从课堂的引入还是课堂的实施过程,都充分地体现了物理的生活化,甚至课后还得去反思生活。最后由于时间关系阮老师简明扼要地谈了物理教育家的追求,进一步指出了我们现在 物理老师课堂上应有的追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土壤,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自由地茁壮成长。

讲座中用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实践案例,进一步增强了学员们“物理教学生活化”、“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阮老师的幽默和博学得到了参培教师们的高度赞誉。

 

(二)追求卓越 温暖大家

下午,重庆第十八中学的熊卫老师为学员们做了一场“电生磁”“温度”两节课例分析的精彩报告。在“电生磁”的课例分析中熊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深刻的剖析:

一、新课的引入

本课采用动画片“猫和老鼠”里有关磁现象的片段来引入,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同学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进入新课——魔盒实验

熊老师通过实验复习条形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为魔盒实验的演示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魔盒实验很好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三、奥斯特实验

熊老师通过对物理学史中关于奥斯特的研究,把实验分成4个小实验来完成(通电、反向通电、纸筒覆盖、导线上下均放小磁针),使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当年奥斯特探究“电生磁”的过程。在物理课的生成中运用物理学史,不仅重温了科学家艰辛的探索历程,还巧妙的落实了教学中三维目标!

四、学生探究实验

熊老师把实验器材拍成照片,通过多媒体投影逐一介绍,简单明了。实验前,熊老师仔细讲解了导线绕在小铁棒上,导线中的电流环绕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为实验记录和分析打下基础。而后又引导学生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最后还对实验操作进行了安全提示,体现了熊老师对学生真心的关爱!

五、学生活动体验——练习、小结、提问、揭秘

在“学到了什么”环节,熊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小结,加深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环绕方向关系的理解。在“还想知道什么”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同学提到了我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有的同学问了实验探究中导线为何要缠绕在小铁棒上,还有的同学问到了电能生磁,那磁能生电吗,以及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结尾

从猫捉老鼠到老鼠戏猫,首尾呼应,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本节课在创设情境的素材的选取、编辑和合理的应用是很考究的,紧扣这堂课的主题内容,借助精美实用的图片、丰富多彩的画面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提高同学们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比较自然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涪陵第五中 兰大英  重庆育才中学   宋  毅 供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