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5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重庆市高中物理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项目 简 报 第5期
重庆物理信息
重庆市高中物理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项目 简 报 第5期
上传时间:2015-01-20 14:11:34 点击次数:230 次
  

(一)深入探讨评课   打造高效课堂

2015年1月18日上午“重庆市2014年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在重庆八中聆听了巴蜀中学党委书记,高中物理学科专家张勇书记的讲座,讲座以“物理课评课探讨”为主题。整堂讲座张书记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事例详实、剖析入微,深入浅出的为学员们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以及存在的误区和未来发展趋势。此外,张书记还针对几堂全国大赛的精品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学员们都表示,今天的学习收获非常大。

张书记首先给我们详细解述了“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师生沟通无障碍以及现代教学论的追求:师生双边活动”的含义,并与学员们一起分享了美国医学、发展心理学博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教育理论中关于“接受←→发现;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同化,顺应”。

接下来张书记为学员们解析了几种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的基本结构。以新授课为例,张校长介绍了现今比较流行的新授课四个基本环节:“自学---合作---展示---反馈”。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学案引领,自学教材(不讨论, 划重点,记下疑问)。2.合作探究:组内交流,完善学案,交流疑难(讨论,个人修改)。3.展示点评:通过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深化和纠正问题,使各小组达成共识,如有必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4.总结反刍:当堂测验,及时反馈,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本堂课的练习题或测验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统计集中错误(集体研讨后展示)。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分析和解读,使学员们深刻地了解了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张书记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将新授课阐发为了“引入、学习、总结、反馈”四个阶段。1.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展开,要注重知识性、激趣性和情感性。2.学习新知(解决问题),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讲解(解疑、总结、拓展)等环节和一系列师生互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3.课堂总结(回答问题),针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4.反馈拓展(深化问题),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提问、作业操作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深化。在此基础上,张书记又将新授课的基本结构提炼为三个基本的板块:

“引入——学习——收获”。在引入环节,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小实验、短视频、演示实验、小故事、描述唤起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多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思考。在学习环节中,通过学生自学、探究、讨论,教师演示、讲解(逻辑推理)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通过课堂总结、学生练习、课后学生思考质疑等活动,巩固深化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伏笔。

在给学员们讲解如何评价一堂物理课的环节,张勇书记以2014年在重庆育才中学举行的全国物理教学名师赛中的几堂优质课作为案例,从新课引入、实验演示、实验数据处理、总结反馈、自制教具产生亮点等方面为学员们进行了剖析。以《自由落体运动》这个课题为例,张书记就列举了来自新疆的李学礼、辽宁的高宏娟、四川的郑世彬、重庆的董彦四位老师的课。以上四位老师都是功力深厚的名师,每一堂课都上得各有千秋,非常精彩。张书记将每一堂课的视频按照不同的环节编辑成几个段落,逐一地播放,点评每位老师的优点,教学设计的意图和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新课引入环节,张书记就特别提到了董彦老师的实验引入法设计新颖、紧扣目标;同时张书记也指出个别老师在设计引入环节中可以适当整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略讲,这样既可以为后面的环节节省时间,也能让整堂课的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紧凑。在牛顿管实验环节中,张书记特别点评了高宏娟老师的实验改进方案:将牛顿管竖直放置,上端用磁铁将小铁片和羽毛(粘有小铁片)吸住,拿走磁铁,羽毛和铁片同时沿竖直方向下落,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又更便于观察。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的环节,几位老师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高宏娟老师利用摄像技术模拟频闪照相,郑世彬老师利用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实验,董彦老师则用了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这些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讲到自制教具产生亮点的环节,张书记列举了《电磁感应》这个课题。来自广东的张超老师的现场自制教具点亮灯泡,魔术解密引入;湖北的徐彦秋老师、江西的范承保老师引用了大量新颖的实验设计和自制道具,都让所有的培训学员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针对评课技能看什么的问题,张书记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1.目标清晰,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设计;2.内容科学,激活教材;3.过程合理紧扣目标,给学生思维新鲜感受,节奏清楚自然,实验方法有创新;4.教师高素质,主要表现在:教态,语言,板书,灵活,生成,捕捉机会,有风格,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等方面。

    最后张勇书记还给所有学员介绍了关于慕课(MOOC)和翻转课堂的相关内容,鼓励大家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我们这个飞速变化和发展的时代。张书记引用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与所有的学员们共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讲座结束后,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周智良所长对上午的培训活动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周所长讲到,张勇书记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物理教育专家,始终关心着年轻教师的成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情怀,值得我们所有老师钦佩学习。随后,重庆八中明翔宇老师也对张书记的讲座作了总结并表达了对张书记心系一线教师发展的谢意。张书记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物理课的基本结构,以及每一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大家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如何进行物理课的评课,张书记用大量生动的实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这对于培训班的每一位学员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疑难钻研   团结协作进取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高中物理更抽象更具有逻辑性并且各部分知识联系更紧密,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2014年1月18日下午学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原则和教学对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讨,现将各小组研讨部分议题摘录如下,供大家思考和交流:

十一中郎军老师:

1.游标卡尺的读数教学——游标卡尺读数学生容易忘记,为了突破用了两个方法,(1)、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懂得原理,生成新知识,(2)、让学生犯错,利用错误点加强印象,强化读数的方法。

2.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分析——充分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归纳出多种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思路,不能低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涪陵五中兰大英老师:

等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等效思想在物理中应用广泛,举例阐述了等效思想不同的使用方法,突出方法的重要性。

礼嘉中学肖田平老师:

有界磁场中中带电粒子运动的边界问题——带点粒子运动的运动随着不同的速度,方向,发射点在磁场中的轨迹不同,抽象而复杂,借助几何画板可在初学时直观感受,作图思路有扩大圆,旋转圆和平移圆。

32中万宁老师

牛二定律瞬时性问题。 

酉阳二中冉鹏老师

物理量变化和物理量变化率。

秀山高级中学田永华老师

传送带中摩擦力做功。 

 丰都二中李光发老师

斜面模型巧解。 

外国语学校何易老师

电磁学中的等效思想。
18中杨华老师

两颗灯泡与一电池(电动势、内阻已知)并联或串联,形成闭合回路,已知一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求稳定后一灯泡的实际功率。

垫江一中徐波老师

光滑地面上有一小车,一个人在小车上跑动,则人对车的摩擦力与车对人的摩擦力做功之和为正为负,还是0。

西师附中雷鸣老师

人教版必修二第22页有一思考题,说有一滑块在圆盘上匀速转动,线速度方向与摩擦力方向为什么是垂直的。

云阳县高阳中学的朱耀东老

《横波的产生与传播》怎样讲效果更好。

渝北中学袁伟老师

选修3—1为什么要把磁感应强度B放在安培力之前。

南川一中王林老师

怎样帮助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地磁场的空间形象。

万州上海中学田杰老师

汽车牵引力的认识和摩擦力作用效果的教学车策略。

汽车的牵引力是什么力,汽车的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做不做功,我们平时说的克服汽车阻力做功是怎么回事。

大足中学罗明江老师

力的分解中已知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则这两个分力有无数个解。

武隆中学王波老师

两种U---I图像综合问题,主要是图像的交点问题。

江津二中元洪老师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中适用条件的解读问题。

南开中学向雪花老师

关于滑动变阻器限流式与分压式中,滑动变阻器能选小的就选小的其原因的分析。

彭水中学胡家槐老师

关于静摩擦力的有无及突变问题,抓做动力学的本质,物体的运动必须与所受的力匹配,及静摩擦力做功的问题,还是抓住做功的基本概念,所以我个人觉得很多物理问题把物理学基本概念弄清楚是关键。

巫山中学  李艳老师   合川云门中学 刘焰老师

   物理实验仪器中的读数问题。

江津二中  杨铁军老师

   输送电中用户功率为零时,原线圈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开县中学  周华彬老师

关于磁聚焦和磁发散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的处理。

三十七中  李昱老师

  动量定理的高考要求升为二级要求知识点后的处理。

潼南一中  周勇老师

弹簧弹力突变的相关问题。

铜梁一中  李永老师

电磁感应中感生电场的相关问题。

黔江新华中学  杨晓勇老师

最大静摩擦力为什么比滑动摩擦力大。

田家炳中学  胡爱华老师

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区别和联系。

重庆八中  明翔宇老师

几何画板在物理磁场习题教学课中的运用。

本次研讨活动让聆听的老师们受益匪浅,重庆市开县中学周华彬老师代表全体学员谈了体会,本次研讨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的疑难困惑还有很多,这样的形式让学员们充分交流、各抒己见,为学员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体会非常深刻!研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乒乓球比赛,经过三轮的厮杀,第一小组勇夺冠军,第五小组经历多次神奇的大逆转,最终以两分之差憾负,屈居亚军。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 李昱   重庆市铜梁一中 李永 供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