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4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专家引领 名师示范 渝州教学迎来新春天——第四届中国物理名师赛彭前程主任专访
重庆物理信息
专家引领 名师示范 渝州教学迎来新春天——第四届中国物理名师赛彭前程主任专访
上传时间:2014-10-08 10:46:52 点击次数:231 次
  

专家引领 名师示范 渝州教学迎来新春天

             ——第四届中国物理名师赛彭前程主任专访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正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主任彭前程也来到了物理年会的现场,我们有幸对彭前程主任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本次中国物理学术年会的重头戏——名师教学大赛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彭主任:本次名师赛主要是为全国中学物理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研究、推广教学新理念和教学经验的平台。为建设研究型中学物理教师队伍,发现和培养优秀物理教师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密切学会与全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物理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促进全社会对物理教学、物理教师和物理学的关注,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实物理专委会除了主办名师赛以外,还主办了青年物理教师创新大赛。两次大赛要求不同,意义也不同。创新大赛要求教龄5年以上,每个省市评比推荐高、初中各2名老师参加比赛。而名师赛要求职称在中教一级及以上,教龄在10年以上的在职老师。而且每个省市评比推荐高、初中各1名老师参加比赛。这两个比赛的宗旨其实都是为了给更多的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想通过这两个大赛让全国各地的教育理念发生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

记者:什么是名师?名师应该有哪些标准?

彭主任:名师其实没有绝对的定义。然而本次比赛既然叫名师赛,又不

得不订一个标准,这个参赛的标准就是:职称在中教一级及以上,教龄在10

年以上的在职老师。其实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名师,首先应该是对于《新课

程标准》有一定自己的理解,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体现《课标》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在学生方面,应该是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同样的,作为一名名师还应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记者:这次名师赛为什么选择了重庆作为主办场地呢?

彭主任:本次大赛除了重庆以外,其实还有几个地方在申请承办本次大赛,但是为什么最后确定在重庆有办呢?相对而言重庆办会一定的优势。第一,重庆本次大赛得到了重庆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院、九龙坡区教委、教师进修学院、天宝学校和育才中学的大力支持。第二重庆有较好的硬件条件以满足本次大会的进行。例如视频拍摄可以达到在电视上播出的效果。第三,重庆有办这种大型会议的经验。2010年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就是在重庆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和育才中学举行的,而那次大赛举办的相当的成功。所以这更坚定我们的信念

记者:在这次名师大赛中,您最想看到名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什么?

彭主任: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虽然新课程理念都已经说了这么多年,但是实际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着固有的做法不放。希望看到老师们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物理习题的练习。学会了物理思考方法,有了科学能力,照样能做好题。我们一直都在提“减负”、提素质教育,但是在物理教学中,还是有一些地方的老师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物理能力和物理方法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会做练习题的“好学生”,这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有利。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的喜爱,让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感兴趣,喜欢去思考、去探究、去多问一个为什么,那么我想这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是很重要和可贵的。正如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一些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希望看见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记者:现在大多数地区对于中学生物理能力的评价还仅限于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小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对于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评价,对于中学生物理能力的评价,您觉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更合理?

彭主任:评价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初中就可以多加强实验的评价方式。实验评价在初中相对于高中要好实现些,应加强。另外考题中应加强联系实际问题的题,不要百分之百的题都是老师抽象好、模型后的。比如速度的计算,一般的测评方式就是告诉路程、时间,求速度。可以改一个方式,从让学生求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等运动物体的速度。学生可能会想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可能会想,多人站在几个点,记下汽车通过各个点的时间,再测出各个点间的路程,从而估测出汽车的速度;也可能会想用录像的方式,可以直接看出汽车在两地运动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会有其他的方法。再比如求浮力、求质量等都可以多设计些联系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更聪明,教育培养出的人也才更有用。我觉得,对于学生的评价,肯定应该是多元的,而且更应该对学生物理思维、物理方法和物理能力进行评价。其实有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多元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对于学生自信心的评价,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协作能力的评价等等,而不是只看见“成绩”二字。

记者:对于近几年来课堂教学模式从最初的“师本课堂”到“生本课堂”到“学本课堂”的转变,以及最近比较流行的“SCL教学模式”,你有什么想法呢?

彭主任:其实不必在谁本谁末的问题上化太多的时间,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时刻想着学习者是学生,所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要适时诊断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障碍是什么?要让学生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就像教练,发现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制定训练方法。其实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一概而定。而课堂教学模式就像是教练在训练运动员时所选取的方法一样,不管你选取那种方法,都是为了让运动的成绩有所提高,最大的激发出他的潜力。

记者:怎样才能实现一个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把他们的问题提出来呢?

彭主任:不愿意提问题,是东方人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现在很多成人,对一些问题都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愿意说,学生们也是如此,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提问和发表看法呢?这需要老师有意的培养,特别是对愿意提问的学生要多表扬。现在的老师,对于学生提的跟老师的想法相关的问题就很高兴,稍微稀奇古怪点的问题,就边缘化它,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提了。其实学生提的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敢想的,老师就应该表扬他。当然要让学生知道他提的问题应该是符合他的年龄段的,不能什么都单纯的问为什么,这个3、4岁的孩子也能问,要培养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仔细思考后的科学问题。平时老师也用不着太权威了,有的时候故意错一点,让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另外,中国的课堂也太严厉了,学生稍微做一点点出格的事情也是可以允许的,让课堂氛围不要这么紧张,慢慢地,这个自由的课堂氛围就建立起来了,学生的状态放松了,他头脑里的疑问自然而然就会提出了。

记者:教材改版后,八年级下册教师的教学时间很紧迫,教学压力大,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建议?

彭主任:我们编教材的是想把菜多准备点,老师再根据教学实际做调整,如果老师想讲的内容,教材上没有,就比较麻烦。但是现在的老师都克服自己的困难,按教材来讲,这样一来在总量上讲,内容确实比较多一些。不过由于中考这个教学实际,大家都要在九年级留几个月来进行复习,所以如果九年级内容多了,老师反而觉得不方便,所以最近反应八下内容过多的声音没有刚开始强烈了。其实不同省市的课时安排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上课的内容进行调整。

记者:现在初中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学起物理来都比较吃力,对于初高中物理的这个高度差,学生和老师在进行初高中衔接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彭主任:初高中台阶不应该一开始就这么高,台阶之所以像现在这么高,有多种原因,有些是老师对教学的要求把握的不当造成的,还有的高中老师特意想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使学生开始学习高中物理时就觉得比初中的难得多,不敢掉以轻心。其实高一刚开始学习物理,应该降低一点难度,不应该过多地强调一些数学的运算,比如高一运动学部分公式多,数学计算难度大。那么我们的高中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在新课教学时注重学生对于运动学基本知识、规律的掌握;而在复习的时候,再来提高计算难度呢?初中是义务教育,整体难度不宜太高,但是好一点的初中在初三上可以增加计算的难度。这样一来初三的难度增加一点,高一的难度降低一点,是不是就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衔接呢?马上要新一轮高中教材改革,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在这方面想一些办法,能够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实现知识的衔接。

记者:既然彭主任觉得高中台阶太高,为什么让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一接触物理就学习运动的描述呢?

彭主任:把运动的描述放在第一章主要是考虑到很多老师反映声学、光学都要对速度进行计算。其实这一章最重要的是速度这个概念的建立,学生会算速度,会比较快慢就行了。不应该在三个量之间变换、单位换算、指数变换、图像识别等方面反复训练,这样学生会觉得太枯燥,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后面会学习到密度、压强等,这些都是三个量之间的计算,甚至学到比热容是四个量的计算。等到这些都学完了,在初三复习的时候在对速度进行复习,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达到中考要求的水平了。

记者:高中教材改革的指向是什么?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彭主任:根据修订后的《课标》改动教材的体系、内容等,使教材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好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比如初高中的台阶的处理、结构体系的调整、探究实验的多少、科学方法的体现、习题的合理搭配等都是此次高中教材修改要重点考虑的方面。时间上预计明年课标会修订完,后年教材能修改完,2016年可供学校选用。具体的时间点还要看教育部如何要求,比如什么时候修订后的高中课标能出来,什么时候教材送审等。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采访进入了尾声,虽然在本次专访中,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还不全面,但是我相信通过彭前程主任对前边一些问题的回答,会让我们一些“有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感悟,我更坚信在所有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物理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在此,我要向一下飞机还来不及休息就接受我们专访的彭前程主任表示感谢,十分感谢您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了重庆,给我们重庆的物理老师,带来了一场物理理念的更新。谢谢您!

青蓝网记者 袁杰 冯娜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