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319.浅谈影响古筝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南开中学2015.1班 陈思奥
我学习古筝已经7年了,课余时间常常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里。到了初二,我接触到了物理学,物理学的第三章便是——声学。通过对声学的了解,让我对声音更为敏感了,现在的我更酷爱摆弄古筝的琴弦、码子,还包括击打筝头、筝尾时发出的声音。在拨动琴弦时,有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有的发出的声音音调低,我不禁对此产生了疑问。
影响古筝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一、根据平时演奏时的体会,我对影响古筝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做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系;
-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系;
-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大小(粗细程度)有关系;
-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系。
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亲自动手进行了实验。
二、实验器材:
古筝一台,调音器一个,调音小扳手1个,琴弦21根(本次实验将仅选用3根,分别是第1弦、第10弦、第21弦),与第1弦、第10弦、第21弦对应的码子各1个,古筝戴瑁指甲1个,它们都来源于我家里平时练习用古筝器材,卷尺1把(来源于爸爸妈妈所用工程测量用标准卷尺)。见下面照片所示:
因为音调受发音体(古筝)振动频率的影响,而振动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实验研究需用控制变量法。所选的各种琴弦规格如下表所列。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大小(粗细程度) |
备注 |
① |
尼龙铜弦 |
33 |
中 |
照片中第10弦(用码子调节弦的长度) |
② |
尼龙铜弦 |
36 |
中 |
照片中第10弦(用码子调节弦的长度) |
③ |
尼龙铜弦 |
39 |
中 |
照片中第10弦(用码子调节弦的长度) |
④ |
尼龙铜弦 |
5 |
细 |
照片中第1弦 |
⑤ |
尼龙铜弦 |
72 |
粗 |
照片中第21弦 |
三、本次实验探究说明:
1、我的古筝是市面上销售、使用最为广泛的21琴弦。坐在弹琴的位置,从靠身体最近的部位到离人身体渐远部位,琴弦在古筝面板上布置的顺序是由细到粗(即1弦~21弦)。见上面照片。
2、因为我使用的古筝所用琴弦是同一种材料(尼龙铜弦)制作的,我暂时未找到不同材料的琴弦,所以本次实验仅针对1、2、3种猜想进行探究。
3、实验过程中要把所有选用的绷好的琴弦用调音器和调音扳手(轻轻地扳动,以免把弦拉断)调到同一个调(A调或B调或C调或D调或F调或G调)上,本次实验我把弦统一调到D调上。
4、本次实验所选的第1弦、第10弦、第21弦粗细程度都相差较大,是为了使实验过程中发音的音调高低听起来差别更为明显。
5、本次实验过程中均用右手食指戴指甲,均用它拨动琴弦,在每次拨动各弦时力度均要一致。
四、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验证猜想一。选用编号为①②③的琴弦(均用照片中的第10弦代替(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也相同,用移动码子来调节,卷尺所量码子到前梁的长度即为所测琴弦的长度),所调第10弦的长度数据见文中“二的列表中”。分别逐次拨动各根琴弦,用耳朵仔细听音调的高低,进行比较。
步骤2:验证猜想二。选用编号为①(或②或③或④或⑤)的琴弦,先把琴弦用调音扳手慢慢调紧,拨动琴弦,用耳朵听音调的高低;再用调音扳手逐渐把琴弦调松一些,拨动琴弦,用耳朵听音调的高低,进行比较。(紧、松前后的琴弦要长度相同)
步骤3:验证猜想三。选用编号为①(即照片中的第10弦)、④(照片中的第1弦)、⑤(照片中的第21弦)的粗细程度相差较大的琴弦,把①④⑤弦长度调整到一样长,松紧程度也一致,分别逐次拨动各根琴弦,用耳朵听音调的高低,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探究,我总结出了在材料相同、统一到D调的情况下,古筝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长短、松紧程度、横截面大小(粗细程度)有关。即:
- 从步骤1得出:古筝琴弦材料相同,在古筝琴弦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 从步骤2得出:古筝琴弦材料相同,在粗细、长短也相同时,琴弦绷得越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 从步骤3得出:古筝琴弦材料相同,在长短、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通过这次实验,我提高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能力及对物理学的兴趣,我将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对于我的猜想四,在我找到不同材料的古筝琴弦时,我将继续完成第四猜想,敬请大家期待。
评语:作者能够物理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分析实际问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