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改变我的专业生活
重庆复旦中学张勇
zhangyong262526@163.com
这次参加国培计划,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的专业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其间,经历了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洗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很多,至今仍能历历在目。在进修学院培训阶段、西南大学集中研修阶段、以及影子研修阶段,太多的成长经历陪伴着我、很多的感悟,很多的激情在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中迸发。这些感悟与激情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它让我的专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永志不忘。
下面我以一次亲身经历为例,把一段美好的感受呈现给大家。
我过去听过多次唐所长的报告,认为这次报告也许与以往大同小异。但等他一开始,就发现这一次的报告与过去大不相同。报告中许多的思考、很多的思想都是我以前没有听到、没有想到的。这说明:
不知不觉课间休息时间到了,同学们立刻把
在共同的讨论中,
钟及龙院长自始至终听完了整个演讲。演讲结束后,他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对于唐所长的报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勉励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理论。不断地向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提出问题,在懂得了一个道理以后要立刻去践行。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前行。钟院长还专门提到:作为一个物理老师,必须要有对物理科学更深刻的思考,必须要对哲学思想,特别是从古希腊以来人类的哲学遗产要有所了解。为此,他为我们推荐了一些书籍要我们认真研读。要求我们
这次学习给我的触动是巨大的。长久以来,我都把自己定位在教书上,认为教好书、学生成绩考得好就是一个教师的最终目标。这次培训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告诉我自己的知识与思考是那样的幼稚与苍白,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我立刻购置了几本哲学书籍,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还有斯宾诺莎的《知性改进论》。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读懂这些书。但我很兴奋,因为我已经开始学习,已经“在路上”。
这些凝聚着伟大哲学思考的书籍让我深深着迷。过去,我们经常说: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什么是知识?是知识点?考点?还是解题方法?斯宾诺莎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他把知识分为四类,只有“纯从认识到一件事物的本质,或者纯从认识到他的最近因(cause proxima)而得来的知识。”。[①]才是我们需要向学生传递的知识,这与物理学上“以物论理”不谋而合。这让我知道今后在课堂上应当向学生传递什么,把什么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柏拉图的一个重要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即:“知识只能产生于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之中。”。知识不能通过硬性的灌输与练习来强加给学生。在机械练习中学生获得的技能是不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灵里的。“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见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里所想到的道理说服。”。[②]这句话说得是多么深刻!
通过这些学习,对照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程倡导的课堂三维目标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比现在国内正在蓬勃兴起的各种新的教学模式,都无一不努力在彰显这些思考与理念。我决定立即去践行这些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实际应用这些理念。
在影子培训中,我承担了录像示范课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问自己:我到底想给学生传递什么?我传递的东西是否是适合学生的?我应该传递知识还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让学生和我一起去思考讨论?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迫切需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于是课前就以课标要求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发散性的问题。作为学生的预习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给出回答。这些问题都没有唯一答案,在书本上也没有现成答案。我在课前批改预习案,找到学生的“前概念”也就是学生旧有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以此为依据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起就大家感兴趣、迫切想理解的知识点展开讨论。精心设置问题为引领手段,以讨论和评价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展开合作学习。从结果看,很多书本知识学生已经通过预先学习掌握了,并不需要再重复讲解。而在讨论环节,学生中暴露出很多思维缺陷,这些缺陷很多是我们教师事先根本就不知道的。在课堂展示与讨论环节,由于所有学生都有了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展示与评价,他们通过合作讨论自己就攻克了很多难点。教师只在讨论的最紧要的地方适当加以引导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就在我参与讨论中彰显出来。
同时,学生发自内心积极的讨论一旦开始,作为教师的我自然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完全不用刻意布置,学生已经成了学习的主体。
示范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岗研修阶段,我在平时的课堂中坚持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同样也非常喜欢。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已经在我的教学思想中扎下了根!但我知道,它绝不是我专业发展的终点。相反,它让我开始认识道:教师的发展历程是永无止境的。当我们不断学习,在认识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路上每前进一步,都有无穷的美丽与激动在等待着我们。专业发展的每一步对我们都是全新的。
“四十年来教学子,教到生时是熟时”。
[①] 知性改进论26页,商务印书馆,1960
[②] 帕斯卡尔 网摘